一、组织架构
学科带头人:何志捷(教授、研究生导师)
主 任:李牧
副 主 任:曹世雄
副高人员:李牧
医 生:何海涛王建中黄河刘长波 宋永康
二、科室情况介绍
1、科室人员概述
何志捷:男,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博士、主任医师、硕士导师,为我院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主编著作《重症监护》,对心肺脑复苏(CPR)、各种休克、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症(MODS)、ARDS、机械通气(有创、无创)、Sepsis等危重症有较深的研究。
李牧:女,博济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长期从事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和抢救,对重症病人的就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多次在国家级及省级期刊发表文章。
曹世雄:男,博济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在心肺脑复苏、机械通气、营养支持、镇静镇痛、器官支持等方面有较好的造诣。
何海涛:男,主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近20年,对各种危重病的诊治和抢救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王建中:男,主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10余年,熟练掌握危重病的各项技术操作,擅长呼吸系统等急危重症的救治。
黄河:男,主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10余年,熟练救治危重病的各项技术操作,擅长各科危重病人的抢救。
刘长波:男,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从事临床工作近12年,熟练掌握重症病人的各项就技术操作,擅长各种危重病人的抢救和肾脏疾病的治疗。多次在国家级及省级期刊上发表文章。
宋永康:男,住院医师,在职研究生,从事临床工作4年,较熟练掌握了重症病人的救治技术和操作。
2、科室设备、技术概述
我院于2001年创建了增城地区第一个综合性危重症加强治疗病房(综合性ICU),现更名为重症医学科,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应用先进的诊断、监护和治疗设备与技术,对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和定量观察,并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为重症患者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改善生存质量。重症患者的生命支持技术水平,直接反映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体现医院整体医疗实力,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我院重症医学科正是基于此成立的重点科室之一。重症医学科现设置床位15张,装备有先进的抢救仪器和设备,如中央性供氧、中央压缩空气和中央负压吸引,菲利浦中央心电监护系统,美国泰科呼吸机4台、飞利浦V200呼吸机1台、鸟牌T-Bird呼吸机1台、VELA呼吸机1台,德国德尔格多功能呼吸机2台、西门子呼吸机1台,法国天马T50呼吸机2台,美国鸟牌LTV1200便携呼吸机1台,双水平无创呼吸机治疗仪(Flexo ST30 ) 2台。美国ZOLL除颤机2台、丹麦雷度床边血气分析仪1台,日本心电图机1台,电子升降温仪2台,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等10多台,贝朗CRRT机1台,还有震动排痰仪,营养输注泵、床单位消毒仪等先进治疗设备。近年开展了有创动脉技术、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纤维支气管镜临床运用技术,血液净化等技术,并更好为广大患者服务。已购置飞利浦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PICCO)监护仪1台,将大大提高危重症病人的监测及救治水平。
本科拥有一批素质优良尽职敬业的医疗队伍,现有从事重症医学专业的医师9名,其中正教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3名,全部均在广州三甲医院进行专业进修与培训。同时拥有38人的护理队伍。
目前,我院重症医学科采取半封闭式管理:即重症医学科医生主管,相应专科医生协管或会诊。重症医学科医生主持患者的日常治疗方案,专科性很强的专科临床问题则请相关科室的专业医生会诊并参与讨论,共同制定治疗方案,通过加强与各专科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共同提高我院危重症医学水平。
本科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各种急危重疾病的诊断及紧急处理,尤其是对心肺脑复苏、呼吸衰竭、急性心脑血管病、严重创伤、各种危重疾病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等急危重症疾病的救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术、深静脉置管术、呼吸机使用,CRRT技术等抢救技术。
3、可治疗疾病名称
各种急慢性呼衰心衰重症感染脓毒血症创伤性湿肺呼吸窘迫综合症高血压急症肠道功能障碍急慢性肾功能障碍中毒各种休克慢性营养不良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内环境紊乱 DIC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心肺脑复苏后并缺血缺氧性脑病大型手术后监护
粤公网安备 44011802000015号
免责声明: 本站资料及图片来源互联网文章,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与本站立场无关,如用户分享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